说起郑家才这个人,很多老兵一提起来就直摇头叹气,不是说他不行红股网,而是觉得他运气有点背。
本来他的事迹够得上最高荣誉,结果因为打得太狠,上面先给了个二级英雄称号,后面想改也来不及了。
这事搁谁身上都得有点小遗憾,但郑家才自己倒没多抱怨,继续干他的工作。
从理发剪子换成钢枪的那些年1946年1月郑家才生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一个普通农家,小时候家里穷,父亲走得早,他就跟着哥哥学理发,十八岁那年已经能靠这手艺帮家里挣点钱。村里人都说他剪头利索,手稳,但他不满足于这。
1964年12月他报名参军了,家里母亲起初不乐意,觉得儿子在家能顶半边天,可见他铁了心,也就点头了。入伍后,他去了西藏军区52师,当了连部通信员,还兼着理发师,给战士们剪头。
展开剩余84%部队生活苦,但他适应得快,训练抓得紧,1966年转成司号员,负责吹号集合大家。两年后,1968年升营部通信班长,管着电台和传令的事。
1969年春天,他干了五年勤务兵,本想退伍回家继续理发,可部队留了他下来,让他当班长。8月又升副排长。10月,部队调防,52师和四川的50军149师换了番号,他那团成了447团。
1970年3月红股网,入伍六年后,他正式提干成排长。10月,只干了半年排长,就升447团7连副连长。1974年6月,他当上447团五连连长。1975年11月,部队精简整编,他家境难,递了转业报告,想回乡务农帮母亲。
可1976年3月,整编完,他的报告没批,反而因为工作实诚,被调到全团唯一的红军连——二连,当连长。这连队有历史,他接手后就加强管理,抓训练抓得严实。1966年10月他还入了党,思想上也跟得上。
入伍前是理发匠,入伍后从通信员到连长,花了十几年时间,中间两次想退伍都没成,部队看重他稳当的作风,就一直留着用。这也让他后来在战场上能带好兵,指挥得当。
那场仗的细节和代价1978年底,部队接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命令。13军先去云南边境,50军是第二批,1979年初开拔。2月17日早上6点40分,战斗正式开始。50军各师18日从四川出发,149师去云南老街方向,受13军指挥。
20日到边境,21日过红河进越境。那时13军已破红河西岸敌防,目标柑塘,围歼敌345师,还把敌316A师堵在代乃西边。23日柑塘战打响,13军37师38师两天占要点。24日晚,149师攻沙巴县城,歼敌316A师两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团。
三团分路:445团中路,446团左路四号桥,447团右路迂回黄连山垭口,切10号公路。447团急行军四天,28日晚到垭口前交火。先二营先锋打,一路清敌。
3月1日,三营攻垭口,两天没拿下,伤亡大。师部三催,团长王庆才和副师长副政委商量,一营上,二连尖刀,夜袭不成转强攻。垭口南北向,长1公里宽400米,北陡南缓,中一条小路。敌两个营沿两侧高地防,工事多,火力交叉。
敌316A师98团7营和独立营残部在北,148团部和5营在南和新寨。火力分近中远红股网,用冲锋枪火箭筒、轻重机枪60迫击炮、82和120迫击炮山炮。
3月3日凌晨2点15分,二连前进,副连长陈兰旭带二排前,连长郑家才和指导员严真道指挥,一排火力队三排后勤跟上。3点15分,尖刀班距垭口10米被发现,敌开火。郑家才命小组占地形射击,火力队用重机枪82无坐力炮打敌点。
陈兰旭带二排进垭口,敌火扫,最前六班5人伤亡。敌小队反扑,二排还击,步谈机坏没法联络。郑家才带人前移,呼营炮支援偏了。通知严真道带一三排上,自己靠二排。
一排一班冲,敌火焰喷射器封,8人倒。一班长张世龙带组冲,毁敌点。郑家才与二排合,拿机枪打敌点。六班长久成带组开路,他跟上,打南出口,毁三敌点。
敌枪榴弹炸,他伤昏,报话员陈学明背他撤。他伤39处,5重伤,4次昏迷。连队无大炮,仅团营火力,轻装硬拼。打7小时,毁36敌点,杀敌152,占6高地,切公路。
全连138人伤亡106,亡40伤66,干部9伤亡7。支援火力28伤亡,亡9伤19。郑家才被445团救护,以为亡。连队占垭口,堵敌路,为师歼敌铺路。
荣誉背后的弯弯绕绕仗打完,郑家才的事迹传开,大家都觉得他该拿一级战斗英雄。连队135人伤亡106,这比例在云南方向算高。他指挥稳,亲自冲,负那么多伤还坚持。
但军区前指见仗打得猛,以为他没了,先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。这是昆明军区在云南西线最高最及时的战时荣誉。5月8日,军区表彰38人,包括他。
战后,149师报一级英雄名单给军委,包括二连和烈士杨建章。9月17日,军委授二连尖刀英雄连,杨建章一级英雄。但郑家才已授二级,军委决定不改,按军区原定。
原因就是军区动作快,先报了,以为他牺牲,表彰及时。等知道他活着,上级名单已定,不好再变。这在当时军内不算稀奇,表彰有时讲究时效,战时情况乱,容易这样。
1985年,总政从1979到1985年选18优秀英雄展出,他从几百一二级英雄中入选,事迹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。这也算补了点遗憾。
他觉得打仗是为任务,不是为荣誉。二级英雄也是一等功,够分量了。但外人看,总觉得他吃亏了点。要是顺序反过来,没准就是一级了。
战后,郑家才没歇着,直接从连长升副团长,跳过副营长营长,这在部队不常见。后来他当团长、副师参谋长、副师长、眉山军分区司令员。级别到正师职大校。伤留后遗症,身上弹片多,神经损,二等一甲残疾。但他继续干,2003年3月退休。
退休后,他没闲着,当红色教育讲师,在军营、学校、社会团体讲了100多场,讲那场仗和战友的事。还花三年写回忆录《筑梦军营》,38万字,出版后反响好。
他子女也参军,儿子进红二连,继续家传。他强调传承,觉得要让年轻人知道那些付出。这辈子从理发匠到司令员,全靠部队培养。他退休住眉山,参加老兵活动,讲故事激励人。这也让他的人生更有厚度,不光是打仗那会儿。
发布于:河南省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